|
刘继平,男,1978年生,博士,药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效机制与物质基础重点研究室主任;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9月以教育部国内 ……
|
|
|
|
|
|
|
1984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系,1995年1月~1997年12月在陕西中医学院进行中药学师带徒学习。自1984年7月至今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承担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05年10月被评定为教授。2000年1月-2015年12月任药理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药理学会荣誉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常委员,陕西省药理学副理事长、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和《现代中医药》编委。
至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 ……
|
|
|
|
|
|
|
侯建平,男,1961年10月出生,博士,药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一项,陕西省科技厅13115科技产业化项目和陕西省科技专项项目一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多项;获得国家专利十余项,荣获国家专利博览会金奖一项,参编由国家药典会组织国内著名专家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发表相关专业研究论文90 ……
|
|
|
|
|
|
|
胡锐,女,1970年生,博士,药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专业获博士学位。承担《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承担了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参与一项973子课题和数项国科金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中药复方及组分的配伍研究和中药药理作用的评价。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SCI收录 3篇,核心期刊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药理学》、《中药药理学》 ……
|
|
|
|
|
|
|
张涓,女,1977年12月28日出生,研究生学历,中药药理学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2004年7月,本科、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07年7月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2016年10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神经医学再生系访学一年。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第一作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 ……
|
|
|
|
|
|
|
卫昊,男,1979年6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中药药理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历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对外合作发展办主任、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药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高教研究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免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教学督导评估专家。
任教至今,一直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现主要从 ……
|
|
|
|
|
|
|
王斌,男,1978年生,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带头人。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6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7月进入我校药学院工作,12年3月-13年6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从事博士后学习。近年来承担《中药药理学》《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及参编《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教材20余本。主要从事脑缺血损伤的研究。曾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等5项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 ……
|
|
|
|
|
|
|
张晓双,女,1978年生,博士,药理学教授。201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精神药理学》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疾病药效及机制研究。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面上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项目一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一项。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等教材及专著4部。
|
|
|
|
|
|
|
郭洁,女,1980年生,中共党员,药理学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5年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担任教师,承担《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06年至今主持和参与各种课题7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咸阳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证书编号:15K54-05)。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
|
|
|
|
|
|
|
严亚锋,男,1976年3月生,陕西永寿县人,医学硕士,副教授,执业药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会员。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研究院秘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兼职教师。主要从事《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
|
|
|
|
|
|
|
王国全,男,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委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任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应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理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国医药导报》、《陕西中医药学报》等刊物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抗感染中草药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开发与应用(中药经方清瘟败毒饮和凉膈散治疗脓毒症相关机制研究)。
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5项,其国家级2项,省级3项,厅局级6项,指导国 ……
|
|
|
|
|
|
|
朱星枚,女,1981年生,博士,药理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家分会常委,陕西省药理学会分子与生物化学专委会委员。担任《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特邀编委。
2006年本硕毕业于四川大学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药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生勇。2018年以“西部之光”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进修。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课程教学及抗肿瘤药物机理研究工作。 ……
|
|
|
|
|
|
|
史永恒,男,1986年生,博士,药理学副教授。现任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200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课程教学及天然来源降血糖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工作。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及社会服务项目等6项,主持《药理学》课程改革1项,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新业训练计划2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
|
|
|
|
|
|
|
程玥,女,1983年生,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药理实验中心主任。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于2008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
|
|
|
|
|
焦晨莉,女,1977年生,学士,高级实验师。现工作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中心,主要从事药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先后荣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在产业化研究方面,先后协助陕西省制药企业完成了“蛭蛇通络胶囊、双花洗液、女金片、强筋健骨丸”等10余项中药新药与中药保护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
|
|
|
|
|
|
王川,男,1987年生,博士,药理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日本山梨大学,专业为先进医疗科学。主讲《药理学》课程,年课时240学时以上。在《药理学》教学期间,多次参加课堂比赛,授课期间,进行了翻转课堂、开放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目前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目前发表相关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Arteriosclerosi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
|
|
|
|
|
|
|
潘亚磊,男,博士研究生学历,陕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及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等药理学研究。先后从续断、杜仲和珠子参等中药中发现了木脂素、皂苷等能够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收入5篇。参编专著2篇。申报专利2项。
|
|
|
|
|
|
|
徐欣雅,女,博士,讲师。201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系,获药物分析学博士学位,2019年5月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霉素类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识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81173024);“天然药物中目标物快速‘识别鉴定’二维色谱仪研制”(81227802);“基于 OATs 转运蛋白和 DNA 嘌呤加合物的中药肾毒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与评价”(81573391);“基于MIPs-DNA适配体识别技术的甾体激素生产过程废液在线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评价”(81773689);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物的快速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 ……
|
|
|
|
|
|
|
周瑞,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深圳大学高新技术博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加入陕西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抗风湿抗肿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现任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了《中医药科研方法》《药物毒理学》的教学工作,主持并结题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各1项,主持并结题教育厅专项计划项目1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一般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
|
|
|
|
|
|
张珍,女,博士,讲师,毕业于日本山梨大学。2018年12月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细胞分子信号传导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日本笹川科学研究基金。参与平成27年山梨大学战略研究项目。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两篇,影响因子(7.8,3.4)。共作者9篇,其中SCI论文7篇。首次发现了谷胱甘肽和硫化氢抑制抗体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并进一步阐明了其机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参加第24届美国氧化还原生物与医学学术年会,并获得Travel award;参加第60回日本肾脏学会学术总会,获得“最优奖(Best Award)”。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参加了第38回日本分子生物学年会和第3 ……
|
|
|
|
|
|
|
韩朝军,男,1990年生,中共党员,讲师,研究生学历。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于2020年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要承担《药理学》等教学工作,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调控以及帕金森病的抗炎治疗,先后在ACS Chem Neurosci., Brain Behav Immun.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
|
|
|
|
|
|
吕腾,男,1989年生,硕士,药理学讲师。201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获中药理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学》课程教学及中药老年病药效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工作。
|
|
|
|
|
|
|
于金高,男,1989年1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陕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肠道-菌群间对话的药物相互作用,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计划项目1项,参编了我国中药配伍禁忌现代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中药配伍禁忌》,2019年作为参与人获得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Frontiers in physiolo ……
|
|
|
|
|
|
|